历史书有很多是假的-历史书都是真的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书有很多是假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书有很多是假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陈寿《三国志》可信度高吗?
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陈寿的《三国志》可信度还是最高的。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作为史作者首先是正直、公允的人品,其次是严肃、博学的治学态度。
陈寿少年时好学,师从同郡学者谯周学习,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陈寿聪明机敏,所写文章以富丽著称。谯周曾经对陈寿说:“你必定会凭借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就是不幸,你要谨慎从事。”
最初,陈寿应益州聘请,担任姜维主薄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唯独陈寿不愿依附,因此多次被贬谪。适逢陈寿父亲去世,就回家守丧。因为自己生病,陈寿就让婢女伺候服药,被来客看到,乡党因此对他纷纷议论、指责。
蜀汉灭亡之后,陈寿因此不被举荐。西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张华,欣赏陈寿的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依照情理不应该被贬废。于是举荐其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陈寿撰写《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朝廷任命陈寿兼任巴西郡中正。在此期间,陈寿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献此书,得到晋武帝嘉奖。
张华准备举荐陈寿为中书郎,中书监荀勖因为忌恨张华而厌恶陈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也有说法认为,一开始荀勖也很欣赏陈寿,但因为不满意陈寿所写《魏书》的内容才外放他。
陈寿就以奉养老母为由不就职。
278年,陈寿母亲去世,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葬在洛阳。陈寿恭行母亲的遗志,可能是没有将其与父亲合葬的缘故吧,又因此遭到非议贬官。
280年,西晋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陈寿经过十年艰辛,撰写完成了《三国志》,共计六十五篇。完整记述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当时的人都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看到陈寿的《三国志》以后,便销毁了自己的《魏书》。张华对陈寿倍加赞赏,对他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来撰写。”陈寿当时就是如此受到时人的器重。
由于陈寿写作《三国志》时,离这段历史比较近,更容易找到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可信度也就比较高。但另一个因素也同样重要,那就是当事者的子孙都在,还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司马氏家族继承了曹魏政权,主掌朝政。陈寿作为西晋的官吏,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响。在主观意识上,不可能绝对的直抒历史真实,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整体而言,既然时人和后世,都推崇《三国志》,那就是最为可信的史书之一。
任何史书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真实,客观因素及主管意识都会影响史书的可信度。无论任何史书,就可信度而言,都是相对的。任何史书都做不到绝对真实,那也就不可苛求《三国志》绝对的可信。
相比较而言,《三国志》比其他一些关于此时期的史书,可信度更高一些。
我认为可信度应该很高 不高也不会流传到现在。写的时候也离三国的时代不遥远,我相信作为作者史记这些基本节操还是有的。
不管可信度高不高,只是目前是最可信的,因为这本书出来本来就离三国时期不远,才十多年吧。
高不高有什么关系吗?历史就是一个小姑娘,经过不断粉饰才能见人的。本身陈寿写作的时候就是魏官,后来是晋官,所以很多会影响当时权贵的东西都不会写。
我认为不高,里面臆想和假设的东西很多。例如,刘备创业前期,名不经传,是不会随身跟随起居录的,各地县志也不会将其写入,刘备也没有写过回忆录,而陈寿写三国志先主传的时候,老一辈蜀国文臣武将都差不多死光了,他从哪得知先主立国之前的详细情况?虽然不能说全部都是胡编乱造,但是其间肯定有臆想出来的。
应该很高的,陈寿的爷爷是被诸葛亮斩了的大将陈式的后代,既然是官三代,所以比小老百姓知道的多,而且后面蜀被灭之后,对蜀的官员都很好,他们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只是他各人对诸葛亮不友好,当然政治上也是需要讲司马家的好话的!!!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是目前研究三国历史可信度最高的史书了。
《三国志》是优秀的史书,也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三国史料,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考虑政治需要,三国以魏、晋为正统,在修史时对当权人物曹操、司马懿等进行曲笔回护,例如《三国志》中最为严重的曲笔是高贵乡公被杀之事,据《汉晋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语》、《魏末传》所载是高贵乡公曹髦与司马昭冲突,《三国志》对此如付阙如,但记载了郭太后历数曹髦“罪过”的令和司马昭等人单方面的表章。
第二,蜀汉的可信度没有那么高,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没有设立专门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也就是说,蜀汉和魏,吴不同,没有专门记载历史事件的专门官员,这在我国历史中是很少见的,任何帝皇都会设立专门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将本国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以便于传承下去,可蜀汉没有。
第三,晋朝是承接了魏国的传承,所以在对待魏系文臣武将自然写的要美好一些,对其他两国的文臣武将描写的就会黑化一些,但是大体上还是比较接近历史的。
因此,对于《三国志》,应当多信知,但不能尽信之。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后世历史学家对其著作评价极高。一本历史著作,重不重要,写得好不好,要看能不能被列入正史。什么是正史,就是国家承认,具有权威性。从汉代到清朝,入选正史的有二十四史,《三国志》就位列其中。而且,还和《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并列,被称作“前四史”,可见《三国志》在历史书中的地位。
《三国志》虽然尊魏为正统,但是蜀国和吴国都是分开写的,三足鼎立陈寿是承认的。以魏为正统符合历史事实,魏国是亲手从汉献帝手中接过权柄的,而晋又是承接魏国政权,最终由西晋统一天下。
有评论说,《三国志》和别的历史书比过于简单,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还有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的志。个人认为,对于不是专业研究历史的人,象上面所列,都没有什么用处,只要把历史事件写详细就可以了。
《三国志》写魏国最多,但据有关资料记载,蜀国没有史官,史实资料缺乏,这也是少写的原因。
《三国志》虽然简单,但是在魏、蜀、吴中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取舍十分严肃。
当然,任何著作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如对曹操和司马懿袒护,也可能这两个人是他的偶像。
首先可以肯定,陈寿的《三国志》可信度是很高的,这是继《史记》、《汉书》之后一部伟大的历史名著。《华阳国志》和《晋书》中都为陈寿立传。《晋书.陈寿传论》评价道:“丘明既没,班、马迭兴,奋鸿笔于西京,骋直辞于东观。自斯以降,分明竞爽,可以继明先典者,陈寿得之乎。”盛赞陈寿与司马迁、班固一样,“继明先典”,是伟大的历史学家。
陈寿是四川南充人,生于公元233年,死于公元297年,享年65岁。他小时候得到名师历史学家谯周的指教,加之他天生“聪慧敏识,属文富艳”,在蜀国作官。陈寿性情正直,不会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当时朝廷中由于刘禅软弱无能,宦官黄皓一手遮天,擅自专权,许多官员都看黄皓的脸色行事,献媚讨好于他。可是,陈寿却不搞这一套,因此不被重用。蜀汉灭亡后,司马炎建立晋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陈寿特立独行的性格仍没有改变,他依然我行我素。为此,在新朝中也不得志。看来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官场的习气和规则都是相同不变的。总是有些人喜欢打小报告,以告发别人为快事。
有一年陈寿的父亲去世,正赶上陈寿生病,就叫侍婢调治药丸治病。这件事被来访的客人碰见并传了出去,当时的人就认为陈寿触犯了封建礼教,受到贬责,自然当不成官了,只好在家赋闲。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朝廷中有明白人,这个人就是司空张华。他十分欣赏陈寿的才华,出面为陈寿辩护。陈寿有了伯乐张华的鼎力支持,终于在沉寂了几年之后,走出低谷,再次步入仕途。他被举为孝廉、作佐著作郎,又迁著作郎,出补平阳侯相。陈寿在为著作郎的时候,整理了诸葛亮的著作,对其“删除重复,随类相从”。到了平阳侯相的时候,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呈送给了朝廷。这就是《三国志》的雏形。
陈寿48岁的时候,他将三国史事著为《魏书》、《蜀书》、《吴书》共65篇,称为《三国志》。张华看到这部著作,非常欣赏,向吏部推荐陈寿为中书郎。可是,朝中有人嫉妒陈寿,不希望他离皇帝太近,便让陈寿当地方官,到长广做太守。陈寿以母亲年老需要照顾为借口,没有就任。这时在朝中很有影响力的镇南大将军杜预看不过去了,他出来为陈寿打抱不平,推荐陈寿为散骑侍郎。皇帝说这个岗位的位置满了,就把陈寿安排为治书御史,不用到地方而是留在中央了。
陈寿的仕途总是坎坷不平。不久,他的母亲去世了,母亲临死遗言要葬在洛阳。陈寿作为儿子,理应照办,可是却出了问题。朝廷中有一帮子对陈寿羡慕嫉妒恨的人,在鸡蛋里面挑骨头,说什么陈寿的母亲没有安葬在家乡蜀中是不对的,违反礼制。陈寿本来在母亲死后就在家中丁忧守孝,辞去了现职,经过这次风波,再次被挂了起来。数年之后,朝廷起用他为太子中庶子,这个职位不错,是太子属官中的最高官阶。可惜,陈寿没有到任就病逝了。陈寿时乖命蹇,终身仕宦不得志,郁郁而终。《华阳国志.陈寿传》为他不平道:“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他的地位和名望都不及他的才能,当时人都认为他冤枉受屈。
《三国志》虽然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名著,也有人对它进行批评和责难。其主要理由集中在《晋书.陈寿传》中记载的两件事情上。第一件,乞米作佳传。这件事是说曹魏时有丁氏兄弟丁仪、丁廙(yi),很有盛名,陈寿对丁氏兄弟的儿子说,你们给我送千斛米,我就给你们的父亲作佳传。丁氏兄弟的儿子不给,陈寿竟然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这是一件事,另外一件事,是说陈寿对诸葛亮的报复。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后,陈寿的父亲因受到牵连而被判髡(kun)刑(剃发),加上诸葛瞻又不大看得上陈寿,所以陈寿为诸葛亮立传时就称诸葛亮并不擅长统帅将领和战争谋略,没有什么应敌御战的才能,又称诸葛瞻只是长于书法,他的名气超过了实际才能。当时的人都对此有所非议。
关于这两件事情,一直存在信与不信两种争议。在这些争议中,更多的学者是持不同意见的,他们认为,丁氏兄弟“盖巧佞之尤,安得立传”?这两人德行不好,不给他们立传是对的。陈寿本人对诸葛亮推崇备至,不存在因为私人恩怨而对诸葛亮进行歪曲抹黑的说法。总得来看,陈寿的治史态度还是很严谨的,《三国志》的可信度很高,是研究三国历史必不可少的一部重要著作。有志于了解和研究三国历史的同好,看看此书,必有收益。
真实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谈《三国志》之前先澄清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绝对可信度,即在上帝看来史书的记载也符合事件的真相。而这个概念在历史和史学史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哲学和民科的史学里。很多人张口就喜欢说史书不可信,持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因为自己创造了这个概念。事实上,在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流派看来,就连人对自己每天事情的叙述都做不到真实,人的记忆都是重新编排整合过的,在变成书面语言按照体例写成书就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变,那么叙述一个庞大时代的史书怎么可能真实呢?但这毕竟是哲学,而不是历史。这并不是历史学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沿着这个逻辑怀疑下去,你首先需要纠结的是你是否存在,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不是一个你,你身边的世界是否真实可信这些问题,而不是历史是否可信。
那么第二个概念就是历史学中的可信度了。这个可信度是建立在一些不证自明的假设上,不是说这些假设不可以怀疑,而是如果你怀疑的话,就不要来学习历史了。这些假设包括:我们相信人有能力书写下相对真实的事件。史书的记载在不存在逻辑漏洞、未被其它史料和出土文物证伪的情况下,暂时默认为真。如果你想试图从史书中构建一个历史世界,你就必须接受这些假设。
现在再回到《三国志》本身。《三国志》里是否存在已经被证伪的记载呢?当然是存在的,比如官渡之战刘辟复活,高堂隆上书时刘备复活等等。这些是修订考证不严谨,可以理解。相比其它史书,《三国志》的这类错误已经很少了,可以称为良史。赵翼在《廿二史札记》说:
《三国志》虽多回护,而其翦裁斟酌处,亦自有下笔不苟者,参订他书,而后知其矜慎也。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十分公允的评价。
那么赵翼提到的“回护”又是怎么回事呢?除了从史记汉书继承而来的美化传主以外,就是被许多人指责的美化曹魏了。像官渡之战是否真的“兵不满万”,攻徐州记载和《后汉书》的偏差,这都是历来史家争论不休,网上嘴炮也打了好多年的事情。赵翼评价说:
义至严也。自陈寿作《魏本纪》,多所回护,凡两朝革易之际,进爵封国,赐剑覆,加九锡,以及禅位,有诏有策,竟成一定书法。以后宋、齐、梁、陈诸书悉奉为成式,直以为作史之法固应如是。然寿回护过甚之处,究有未安者。
清代士大夫因为价值观的原因,对曹魏不怎么友好,因此赵翼对陈寿的批判要打个折。陈寿回护曹魏肯定是有的。但是否真到了故意夸大曹操事迹,遮掩事实的地步,这仍然有待进一步探讨。
除此之外,还有史书体例的问题。三国志无志、纪,为后世的史家增添了许多困难。直到今天,三国的许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不能不说是三国志给人们留下的一个遗憾。至于这到底是陈寿本人的水平导致,还是受限于当时的材料环境,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吧!
三国志的不可信部分两点:
一是在于陈寿的身份。他身为晋臣,而晋以魏为正统,所以作为帝令编史的他不得不尊魏。但同时他作为一个降臣,又不得不一定程度上美化自己的故国,以显示自己的忠义,而非卖主求荣之辈。这就导致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部分史实。就比如徐州屠城,有三个说法:只屠几万人(陈寿),屠了数十万(习凿齿×,实际上应该是范晔,后汉书陶谦传),死的只是士卒(孙盛)。当然还有如著名的卤城之战等等;
二是在于陈寿收集信息的手段,后主刘禅后期的信息他有一定的亲身经历,而魏国和吴国,自有编纂史书,至于蜀国前中期,大部分依道听途说,所以部分失实。此类有赤壁之战期间曹军具体的瘟疫时间和具体刘备有多少人;还有关羽打樊城期间,刘备到底做了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存疑的地方。
但是,三国志作为最早关于三国整体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可以说可信度是最高的。相比较于《汉晋春秋》,《晋书》,《魏略》和《江表传》等明显具有主观性的史书而言,是最客观的。同类的还有关于三国前期人物和职官志的《后汉书》,因其涉及三国人物少,所以对于人物的描述相对客观。
至于《资治通鉴》,这本书关于三国的内容是杂糅了已知史实来进行的筛选和新编,所以对于他的记录就要见仁见智了。
陈寿的三国志对于魏吴的记载可信度应该比较高,至于蜀汉,我觉得可信度没有那么高,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没有设立专门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也就是说,蜀汉和魏,吴不同,没有专门记载历史事件的专门官员,这在我国历史中是很少见的,任何帝皇都会设立专门记载历史事件的史官,将本国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以便于传承下去,可蜀汉没有,这也导致关羽为什么会死的真像永远不得而知,只能靠我们的猜测。陈寿对于蜀汉的记载,一个来自于民间老一辈口述,另一个就是从魏吴两个记载结合民间传说从而进行推断,这么一来,可以说与真想有一定差距
陈寿(公元233年一公元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陈寿年轻时喜爱学习,从师于著名史学家僬周,他刚正不阿,为人率直。西晋司空张华喜爱陈寿的才华,举荐陈寿为孝廉,担任著作郎的副职又派任为阳平(在今山东境内)县令。
在这期间,陈寿编完了《蜀相诸葛亮集》,上奏给朝廷后,被提升为著作号到是阴军于厘阳障非卑是)王中数M总远拔人才的官员,名为中正),以后,陈寿又撰成有关魏吴蜀历史的《三国款,共六十五篇。当时的人们都称赞陈寿善于叙述历史故事,有优良的治史才能。时值官员夏侯湛正在写《魏书),看了陈寿的《三国志》后,便把自己写的撕掉了。司张华非常欣赏《三国志》,他对陈寿说:“以后《晋书》也要交给你写才行。”的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陈寿治史的推崇。可是也有人不以为然。有人认为当初丁仪、丁虞兄弟是魏朝时期著名的人,陈春却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拿一万斗米送给我,我就会为你们的父求立个好传。”因为丁氏兄弟后人没有送米,陈寿竟然不给他们立传。还有人说:“陈寿的父亲是蜀国马谡的参军,街亭失守后,马谡被诸葛亮所杀,陈寿的父亲因受牵累,被诸葛亮处以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处罚)。由于诸葛亮的次子诸葛膾也很轻视陈寿,所以,陈寿在诸葛氏父子传中写道:诸葛亮既无划指挥的长处,又没临阵应敌的才能;诸葛瞻恃一手好字画,爱装腔作势,名不副实。因此,一些人又批评陈寿无良史之德。
当初,司空张华被推荐任中书郎时,大臣荀勖因为忌妒张华而迁怒陈寿。于是暗地里指示吏部将陈寿调任长广(治今山东莱阳东)太守,陈寿借口母亲年老,不去就职,可是大将军杜预也要去镇守长广,为此再次向朝廷推荐陈寿,皇帝因此授予陈寿著史的侍御史职务。不久,母亲去世,陈寿去官居丧,他的母亲死前留下遗嘱,说死后要葬于洛阳(今属河南),陈寿按母亲的遗郾,葬母于洛阳。为此,陈寿又遭到人们非议,说他不尊崇礼义,未将母亲归葬故乡,因为这件事陈寿竟被免官。西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死,享年六十五岁。
尚书郎兼梁州大中正上奏皇帝,说:“背日汉武帝曾下诏说:因司马相如病重,派人把他的著述都拿到朝廷来。司马相如的遗作上面谈到有关祭祀天地的事情,汉武帝看后很推重。因此,我们推荐著史侍御史陈寿作的《三国志》,该志语辞惩恶扬善正确评估王朝统治的得失,有益于教化百姓。虽然其志在行文上没有司马相如的文采艳丽,但在内涵上却远胜于司马相如,希望皇帝能把它采纳存录下来。惠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下令派人到陈寿家抄写《三国志》。陈寿还撰写过《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和其它史章,都流传于后世。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是目前研究三国历史可信度最高的史料。
《三国志》是私人修史,而并非官方编著,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官修的韦昭《吴书》,这两书也是《三国志》依据的基本资料,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
《三国志》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作者陈寿就属于当代人物,属于当代修史。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三国后期的许多重要事件,陈寿都亲历或耳闻,比较真切;而三国前期的一些事件距离陈寿生活年代也很近,这带来的优势是:陈寿既能客观的进行史料甄选,避免年代久远导致的信息失真;劣势是:由于私人修史,大部分官方文献未解密或未能及时获取,导致资料相对匮乏;且由于年代太近,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导致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三国志》是优秀的史书,也是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三国史料,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考虑政治需要,三国以魏、晋为正统,在修史时对当权人物曹操、司马懿等进行曲笔回护,例如《三国志》中最为严重的曲笔是高贵乡公被杀之事,据《汉晋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语》、《魏末传》所载是高贵乡公曹髦与司马昭冲突,《三国志》对此如付阙如,但记载了郭太后历数曹髦“罪过”的令和司马昭等人单方面的表章。
第二,史料收集太少,而陈寿修史严谨,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从而导致叙事过于简单,尤其在蜀汉方面,例如主要人物关羽、张飞,主要战役汉中战役、襄樊战役等的记载尤其简单,导致后人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国志》叙事过简的问题,早在南朝宋文帝时就已被重视,为客观记载三国历史,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又增补了大量材料。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他注《三国志》的重点是补阙和纠谬。
裴注的最大特点,就是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失,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
因此,在研究三国历史中,《三国志》和裴注都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资料,但在可信度上,一般认为《三国志》原文的可信度更大。
陈寿早年在蜀汉为官,蜀降晋后,在晋朝继续为官,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分《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和《吴书》二十卷,记载了总共60年的历史。
因为陈寿本身就是三国时代的人,所以后世认为他所写的史书,可信度极高。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三国志》这本书里掺杂了太多陈寿本人的喜恶和个人情感。
大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房玄龄编写《陈寿传》,其中就收录了两件事情,可见陈寿人品不咋地。
丁仪和丁讷是曹魏时期很有名的两个人,口碑极好,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找到丁仪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给我一千斛的米粮,我就为你们的父亲写一本好的个人传记,你们看咋样?”,丁家后人一听不乐意了,我父亲本来名声就很好,还用得着你吹嘘吗?不给你好处,爱咋地咋地。陈寿颜面尽失,恼羞成怒下竟然真的就没给丁氏兄弟写传记。

陈寿的父亲曾经做过马谡的参军,马谡失街亭被诸葛亮处斩,陈寿的父亲也受到了牵连。而且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不是很重视陈寿,所以陈寿就对诸葛父子怀恨在心。
给诸葛亮立传的时候说“诸葛亮根本没有什么军事谋略,面对紧急情况也没有应变的能力”,又说诸葛瑾除了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其他一无长处。
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是带有个人喜恶的,而这样的历史记载是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书有很多是假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书有很多是假的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