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人物海报-历史人物海报手抄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书人物海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书人物海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井冈山海报解析?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继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之后,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在井冈山宁冈胜利会师,此举不但壮大了红军力量,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进入全盛时期,对于整个中国革命有着非凡意义。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因为以往绝大部分同题材作品都是把画面定格在朱毛两位领袖握手或者即将握手的瞬间,为不落前人窠臼,刘大为和苗再新的新作舍弃了这一经典情节而选择了两人握手之后带着军队前行的场面。以前,也有一位画家表现过过类似场面,只是,他让领袖走在队伍之前,作挥手致意状;而刘苗新作则让领袖置身于队伍之中,甚至是走在战士后面,又令其形象稍加突出,不至于完全淹没在队伍之中,这一安排,主要是为了体现领袖和普通士兵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的关系,增加领袖形象的人情味和亲和力。这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队内部自上而下建立了士兵委员会制度,广泛实行了政治、军事、经济民主,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官兵平等关系,有效地加强了部队的建设。以组织士兵委员会的形式实行民主主义制度是一大创举,也是红军区别于白军的重要标志之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战士是会师场面不可或缺的形象元素,在表现这一元素时,刘苗新作也做到了“出新”。这种“出新”源于两人调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两支队伍会师的时候,红军尚无统一的军装。战士们有的穿的是农民服装,有的则模仿苏联红军的打扮,五花八门。或许是资料的不足,以往的作品中,井冈山的战士甚至毛泽东本人穿的都是红军的服装,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创作的时候,他们纠正了以往作品这一细节上的错误,在人物服装方面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井冈山的地形地貌也是刘苗新作的一个重要形象元素。井冈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又因为气候湿润,常年云雾缭绕。哪怕近在咫尺,密林中也有无数藏身之地,虚虚实实,让人难以看出究竟。在大多数战斗中,作为进攻方的国民党处在敌暗我明的不利位置,既无法将重型机械运上狭窄陡峭的山路,也无法在林区集结大对人马,完全丧失了在设备和人力上的优势,因此在游击战中屡战屡败,最终从优势转为劣势,节节败退。所以,假如不表现井冈山的地形地貌,似乎就不足以表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特色。这是刘苗两人的一个考虑。此外,也是出于平衡画面的需要。因为画面的主体是人,共有一百多个人物,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画面上,背景里多了云雾缭绕的井冈山,就避免了画面的过满,过暗,增加了一些明暗虚实的变化,视觉上更具美感。同时,涌动的云雾也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暗示了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两人合作绘画,有一个如何保持一致风格的问题。刘大为和苗再新在反复商量、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了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又衔接自然,不露痕迹的效果。不少看过他们画作的人说,不像是合作的,像出自一人之手。因为有交稿期限,这幅画的创作不得画上句号。只是,两位创作者心里还留有一些遗憾。若是再多一些时间,画面的整体感觉应该能更厚重一些;领袖人物形象应该能更生动、更生活化一些;群众形象应该能更贴近生活原型的气质,更自然、更本真一些。
井冈山海报是一幅宣传海报,以红色为主色调,突出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意义。海报中央是毛泽东的肖像,象征着他在井冈山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地位。背景中展示了井冈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革命斗争的艰苦环境。海报上方的标语“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强调了井冈山精神的持久影响力。
整体设计简洁明快,色彩鲜艳,突出了井冈山的革命历史地位和精神内涵,激发人们对革命斗争的热情和敬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书人物海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书人物海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