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历史

历史书上的苗族-苗族历史人物有哪些

历史书上的苗族-苗族历史人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书上的苗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书上的苗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苗族的源流?

1、苗族的源流?

多数苗族研究者根据已有汉文古文献和苗族的民间口碑资料认为,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是可考的苗族最早的文化源头,与三苗、南蛮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汉文史籍中的“武陵蛮”是苗族古史中记载最确切的早期史料。

九黎部落联盟最早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在其西进过程中,与东扩的黄帝部落联盟、炎黄部落联盟发生战争。经涿鹿之战失败后,九黎联盟中的部分部落向南迁移。千余年后,他们经过与长江流域各土著族群的整合,在长江、淮河流域又形成了三苗部落联盟。后者相继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尧、舜、禹部落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并展开长时期的武装对抗。最后,他们未能抵抗住强大的北方部落的南侵,从而逐渐向西部的山区转移,进入今天的鄂西、湘西、川东,甚至可能溯汉江而上进入川北和陕南。

商、周时间,他们被黄河流域的华夏人称为“南蛮”、“荆蛮”等。“髳”、“髦”则可能是这个时期汉文献中对苗族先民中另外一个支系的称谓。春秋、战国时期,再次受到中原族群大融合和频繁战争的排挤,尤其是受秦楚之战的影响,“南蛮”和“髳”人后裔再次向南、向西迁徙。秦汉时期,聚居在武陵山脉的苗族先民被称作“黔中蛮”、“武陵蛮”、“五溪蛮”等,并渐渐形成为一个比较稳定而强大的族体。而与其有亲缘关系的群体“长沙蛮”、“溇中蛮”、“零阳蛮”等因为处于相对靠南、靠东的地域而与使得两地各群体间互相交流困难、文化差异逐渐增大,族群发生分化,后者形成为瑶族的先民。

沿着沅水及其若干支流溯河西迁南移,呈现出一波接一波的水波式效应,成为秦汉以降两千年来苗族先民迁徙方向的一个重要特点。汉朝以后,伴随着中原王朝的频繁更替和汉人的雪球般扩张,苗族先民一批又一批地涌入贵州,并相继辗转散布于川南、云南、广西的广大山区。苗族先民中向南的支系,保持了比较多的与瑶族先民的关系和共同点。而向西迁得最远的苗族支系,则其历史显得愈益模糊。宋、元时期,中原王朝再一次注意到苗族这个广泛分布而爱好自由的群体。在汉文史籍中,他们被普遍记载为“猫”。到清朝时,由于原始上被称为“苗”的群体的势力及影响持续强大,“苗”逐渐跳出其狭义所指,成为贵州省境及其周边各少数族群的泛称。正是由于此称谓来源于苗族本身的特质,加上族群界线清晰化的诉求,“苗”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又逐渐恢复其本义,不再作为不准确的群体之泛称。

大约从明朝开始,苗族从云南东南部流转进入与中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国家,先是越南,继而老挝、缅甸、泰国。苗族在东南亚国家广泛分布开来,已经是清朝中晚期了。苗族进入泰国只是最近一百多年前的事情,那时正值中国的清朝末期。1960年代老挝的苗族卷入到美国挑起的第二次印支战争。在战争对立两边,苗族都是主力精锐。1973年,美国宣布其在印支战场的失败,然后停止了干涉态度。此后,苗族作为战争难民开始迁离故土,走出亚洲,远徙到世界其他地区。现在,在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属圭亚那、阿根廷、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苗族的集中分布。

苗族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千多年前,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里就包括有苗族先民在内。

苗族来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商周时期的“荆蛮”与今天的苗族也有共同的血源关系。今天的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书上的苗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书上的苗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