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雅与俗(文学的雅和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文学作品的雅与俗,以及文学的雅和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文学作品的雅与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文学的雅和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你这个问题提法是不准确的,因为文化与雅俗没有太多关联。
文化是指人生格局、精神气质和认知能力之一,区别于武化、造化、变化、进化、融化。文化呈层次结构,人文、家风、民俗、文明、天性、佛境等是层层递进的,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化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存在实实在在的巨大能量,是长久发达的精神支撑。文化是历史的精神沉淀,是一代一代人努力建设的结果。
雅,是文化的丰富表象之一,当然除雅以外,文化还有豪迈、勇猛、凶悍、沉稳、浪漫表象。雅,是指言行举止得体优雅,给旁人以舒适感,让自己具有人际亲和力和吸引力,雅是人生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之一。
俗,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文化领域的民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常常与雅相对立。但,随乡入俗同样是人生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之一。但不可低俗下流,这就脱离文化范畴了,是反文化的。
在大型宴会中、外交中、仪式中,就应该雅,应该中规中矩,彬彬有礼。而在亲朋好友中走动来往,在平常日常生活中,就需要“俗”,需要随乡入俗,随便点,轻松点,享受亲切温馨。
雅俗,需要文化底蕴来支撑,是有没修养的表现,是长期处于良好且文明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而文化,是生活与学习的结晶,是一个的精神气质。(蒋荣清,2019.9.9)
雅与俗是文化特征的两方面,二者相互依存,转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小篆大雅,但阳春白雪和者必寡。隶书章草起于下层之俗书,在改圆为直笔后,催生了端庄大气的楷书,这是由雅而俗,再由俗而雅的演变。茶初为劳力者牛饮解渴之汤水,传入贵族后,变喝为品,逐渐形成茶艺,助人清谈,吟诗作赋,这是由俗而雅的转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品茶成为时尚,茶艺便流行于酒楼舞厅。敬茶女浓妆艳抹,扭捏作态。品茶自认高雅者,或吟唐句,或诵古词,胸中吐不出半滴新墨。粗俗者打油顺口溜,嬉嬉哈哈,喝五吆六,这是由雅而俗的蜕变。黄梅戏民间俗艺,经改革创新,终登大雅之堂。相声小品亦曾辉煌,但妄加谑头,甚至以嘲笑残疾人为乐,这是由雅而俗的堕落。今日之丑书盛行,亦如此。总之,雅俗互为鉴,人们于鉴赏之中,渐品渐赏,乐在其中!
我觉得"雅"和"俗"都是相对的。
第一,有些看似"雅"的文化,如果脱离现实生活,只是在所谓象牙塔里沾沾自喜,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实"雅"也是从"俗"中脱颖而来的,唐诗宋词肯定雅,但它们还不是从以前的民歌、古风发展而来。
第二,所谓的"俗",我理解为通俗。如过去的昆曲,是很雅的,自从徽班进京,不断发展改造,逐渐发展为京剧,并形成各种流派,其实就是由高雅向通俗转化,使市井平民都能接受,才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第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历来都是雅俗共赏,经史子集雅,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但它们既能认文人墨客接受,也能得到平民大众的认可,才使我们渊源流长的文化绚丽多彩。
第四,无论"雅"和"俗",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为大众服务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最终枯竭,所以看待"雅俗"要站在大众的立场,才能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第五,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既要坚持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根深大众这个沃土,使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新时代服务,做到雅俗共赏,雅俗共进。
文化当中的雅是指高贵清致,俗事指能迎合与广大民众,是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东西。但我们一定要抛弃对雅和俗的误解,即雅绝不是高不可攀,俗也绝不是低级下流。因此要想把握好文化雅和俗的交融与平衡还真的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一番,
就拿我国传统文化-相声来说,要真正作到雅俗共赏还真不容易,如果雅过了头就脱离了绝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能力而没有市场。但是俗过了头,就会落到低级趣味当中去,失去了相声与教与乐的功能。而且俗虽然能够赢得观众一时的快乐,但就不可能长久,因为人的欣赏模式都有一定的疲劳感,你老是离不开这一套,时间长了,人们也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要想把我国传统艺术-相声发扬光大就是要做到雅俗共赏,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包括相声演员在内的广大同人认真思考。
(1)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化”则是“低俗”的。其实不然。
(2)“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3)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优劣、贵贱”之分。
(4)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都是如此。
(5)“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6)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须。
雅俗共赏是最佳境界。
文化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这样更多层次的人才能对文化有更有认识,理解。既可以满足高雅有情调追求艺术感的人群需要,也可以满足普通大众的需要。文化太单一了,是不利于发展的,所以才会有“百花齐放”这种说法。雅文化和俗文化共生共融,激发更多的活力。
因此,文化会有雅和俗。
雅和俗就像两条河流汇聚到一起,一边浑浊一边清澈。大雅如大俗,大俗如大雅,所以雅和俗其实是一样的。
雅固然高尚,赏心悦目,但所谓的曲高和寡伴随而来的很多是孤独。所以雅只会夸张的映射出内心的孤独。
俗虽然酣畅,一切随心所欲。可惜太过庸碌。
孤独一生的悲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浮华,其实是一样的。得了光还要影,占了阴还要阳。所以雅和俗的介线并没有那么明确,一般来说俗可能蕴含雅,而大众眼中的雅本身就是一种俗。
不论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还是道家的“道德”简单来说都是让我们顺着与生俱来的天性选择事物。
关于文学作品的雅与俗和文学的雅和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学作品的雅与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文学的雅和俗、文学作品的雅与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