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形式化利大于蔽(文学作品中的形式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文学作品形式化利大于蔽,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形式美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文学作品形式化利大于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文学作品中的形式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两汉时期考课制度的特点概括?
汉承秦制,统治者在吸取秦亡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各项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完善。秦汉时期是我国中央集权制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制度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官僚政治体系在秦汉时期得以确立和发展,考课制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为历代考课制度提供了范本。
统治者实施官吏考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察吏治,将官吏置于自己的管控之下。官吏作为古代统治者管理国家的中坚力量,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各王朝统治者都致力于整肃吏治,对考课制度进行了不断地修订与完善。
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特点
(1)考课标准方面
汉代统治者对官吏的考课既注重政绩,又注重品行,这不仅是注重官吏综合素质的体现,还是一种恰当品评官吏的方式。在以政绩作为考课依据的情况下,各级官吏会为取得良好的政绩而努力履职,以期考课时能取得好的名次。而对于品行的考课,先秦时期就已有之,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官吏自身具有良好的官风官德,不仅可以维持官场的吏治清明,而且还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贾谊曰:“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
为此,统治者在考课方面,将官吏的品行作为一项标准非常有必要。遵行“德才并举”的考课标准,不仅有利于汉代官吏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吏治氛围。
德才并举的考核方式
为做到客观公正的考课,汉代统治者建立了科学的考课机制。首先,在考课内容方面,既对官吏进行全面考课,如对郡国守相,会考察其对整个郡国的治理情况;还会根据郡县中重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考课,若郡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郡国守相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所辖地域的治安,中央会以“盗贼多少”为标准对郡国守相进行考课。如尹翁归针对京师地区“盗贼盛行”的现象,进行了严格有效的治理,从而形成了“京师畏其威严,扶风大治”的局面,本人“以盗贼课,常为三辅最”。
统治者根据现实情况和任务来考核、评判官吏,做到了公平公正,而且在公平合理的制度下,有利于朝廷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发掘人才。此外,汉代对官吏的考课依官职大小采取不同的考课频率,也颇有新意。董仲舒主张,对不同级别的官吏采取不同的考课频次。因级别较高的官员负责的政务较为繁杂,而有些较大的政务在短期之内无法见成效,为此将进行三年一-次的大课。接受考课的官吏会将每岁的考课结果作为下一年施政的参考,如今年有了亏空问题,有三年考核期的话,可以努力把“空”追回,盈利好的,则以丰补歉,可见汉代考课制度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2)考课运行方面
1.严密的考课体系
汉代官吏考课由地方到中央,由内郡到边郡,层层进行,形成了中央课郡国、郡国课属县、公卿守相课其掾吏属官的模式。如此一来,统治者将全国各级官吏都置于考课系统中,保证了考课实施的全面性和严密性。汉代设立分层级的官吏考课机制,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控制。而且通过层级考课赋予了每一级官吏相应的考课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权力分配格局,有分权也有集权,有张有弛。在这样的机制下,不仅达到了强化统治的目的,还激发了各层级官吏工作的主动性,从而使得汉代政治环境更富有活力与创造性。
2.多渠道的考课信息收集
为保证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各类信息全面真实有效,汉代实现了考课制度与上计制度,巡行、监察制度,“举谣言”制的结合。自下而上的层层上计与自上而下的层层巡行、监察的互相配合,加之“举谣言”下的民间舆论监督,纵横交错,内外相维,考课内容的真实性得到了保证,这无疑对各级官吏来说是公平的。这样一种合理的制度创设,必将产生正面反应,如民意在其中起到了参考作用,必将调动民众的热情,以积极地推动汉王朝的吏治建设。
3.公开化的考课评议方式
汉代对官吏的考课进行公开评议,主考者问,被考者答,与会人员监督,之后主考者结合“上计簿”等功绩材料进行审查并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定等级,上报统治者对被考者进行赏罚黜陟。在该程序下,受考者的言论被置于众人监督之下,受考者自然不敢弄虚作假,这就提升了考课的透明度。汉代公开进行考课活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各级官吏虛报政绩情况的现象,保障考课结果的真实性。
4.赏罚黜陟与考课结果挂钩
考课为统治者提供了了解官吏及地方治理情况的途径,但统治者“行考课”的目的绝不仅因于此。统治者通过考课将各级官吏处于自己的监督和控制之下,并据考课结果选拔优异的人才为巩固政权服务。为此,考课制度的落脚点是对官吏进行赏罚黜陟。在考课制度与官吏的赏罚黜陟结合的情况下,各级官吏会更加重视考课,因为考课与他们的前途相关,课为“最”者可得到升迁奖赏,而“殿”者将会面临着被罢免的危险。
考课制度使惩戒与奖赏这两个对立物得以并举,无论是惩戒还是奖赏,这对官吏来说都是一种制约和管理。惩戒可以起到警示官吏的作用,而奖赏则可激励官吏更好的施政。不仅如此,考课结果与赏罚黜陟相结合,还涉及对考课结果的量化计算和记录,如对“功、劳”的计算和记录以及对官员的政绩分第都做到了量化,这属于科学化的操作方式,便于对官吏进行整齐划一的评定和赏罚。
考核的量化考核
从另一角度看,汉代定期对官员进行考课,评定品第,定为“不称职”、“软弱不胜任”或“殿”者,会遭受免官的惩罚。在这样的情况,官吏在其政治生涯中将会不断地接受督察和考课,官吏升降进出也会不断发生。成绩优异的官员被提拔,不称职的官员被贬黜,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汉代官场的新陈代谢,适者生存,不适则被淘汰,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风气。
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实质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统治者的一切政治举措,最终目的是强化统治。汉代统治者实行的官吏考课制度,也是用来强化王朝统治。通过层级考课,实现郡国对属县的控制,中央对郡国的控制,进而将中央、地方官吏的管辖与控制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中央集权制度
统治者制定各类制度在地方的推行效果与中央的集权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当皇权势力强盛时,其制定的相关政策在地方会得到充分的落实,而当王权衰微之时,其制定的政策在地方则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官吏考课制度在汉代不同时期的演变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在政局较为安定的武帝、宣帝时期,考课制度得以不断的完善和强化。而西汉、东汉后期,随着各种势力抬头,王权受到严重威胁,考课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功效可想而知。
此外,将考课制度置于汉代治理国家的模式方面来看,汉宣帝曾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是对汉代前、中期治国思想的实质性总结。其实整个汉朝所实行的治国之略亦为此,采取的政策均为“王道”与“霸术”的结合。不论是打着道家还是儒家旗号的政治,只要它是以中央集权的帝国形态存在,法家思想就必然成为它内部的基本体制。
西汉桓谭对“王道”和“霸术”进行了解释,所谓“王道”,即“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以刑诛,使知好恶去就,是故大化四凑,天下安乐。”所谓“霸功”为“尊君卑臣,权统由一,政不二门,赏罚必信,法令着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尽管二者作为统治术,功能有异,但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大一统王朝的统治,为此统治者在施政过程中要合理的兼用二者。对于官吏考课制度来说,亦是如此。
通过对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分析,可知汉代统治者对官吏的考课,主张依规进行。在官吏考课内容方面,统治者讲求“德才并举”,形成了“以法课吏”与“以礼课吏”相结合的考课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良好吏治环境的建设,对于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也颇有益处。
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影响
(1)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的作用
汉代统治者重视官吏考课,并对官吏考课制度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初步建立起了一套官吏考课体系。该体系在稳定社会,整肃吏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统治者通过对官吏进行考课,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和控制,具有察吏安民,稳固统治的作用。“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官吏作为古代统治者管理地方的中坚力量,一朝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公孙弘曾上书皇帝言:“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笃;今世之吏邪,故其民簿;政弊而不行,令倦而不听;夫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簿民,民不可得而化。”
“吏正”则“民笃”,“吏邪”则“民簿”,官吏的好坏影响治民的效果,进而影响社会治乱,国家的危亡。而加强对官吏的考课,正是统治者强化吏治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统治者将考课与官吏的赏罚黜陟相联系,通过升迁和奖赏,不仅调动了官吏工作积极性,提升了行政运转效率,还为国家擢拔了人才。通过降免和责罚,裁汰劣员,整肃了吏治并警醒了官吏。西汉太常丞谷永曾对考课的重要性发表议论: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诚审思治人之术,欢乐得贤之福,论材选士,必试于职,明度量以程能,考功实以定德,小人日销,俊艾日隆。经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又曰:九德咸事,俊艾在官。”未有功赏得于前众贤布于官而不治者也。
(2)汉代官吏考课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汉代官吏考课制度在一定时期确起到了整肃吏治,安定社会的作用,但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该制度在具体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存在考课不实现象
在汉代,统治者将考课与官吏的赏罚黜陟相挂钩,各级官吏为获取晋升,避免受罚,采取了各种措施彰显政绩。其中就有部分官吏运用不正当手段伪造、虚报政绩。朝廷通过巡行、监察及拘校等方式进行应对并对“考课不实”的官吏进行严惩,但这种现象仍不可避免。在上层官吏对下层官吏实施考课时,会存在因“私利”而产生的行贿与请托现象。如东汉时期的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受取货赂”,虛报纠举边远地区小郡清廉有惠政的刺史二十六人,因受官宦势力的干涉,出现了上报不实的情况。在“私利”的影响下,考课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必然受到质疑。
2.在汉末运行受阻
官吏考课制度在汉代政治环境较为安定时期发挥了作用,但在西汉、东汉后期,考课正常运转机制被打乱,考课实效则难以发挥。无论是西汉后期外戚势力的崛起,还是东汉后期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都对中央集权制造成了威胁。而考课制度依赖于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并与其它政治制度的相互作用。西汉、东汉后期,作为考课制度保障的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考课正常的运行机制被打乱。
除上文中提到的东汉时期三公趋“形式化”存在外,还出现了郡县官吏不亲为政务甚至自行离职的现象。官员的不作为与擅自弃官现象,必然影响考课的正常运行。如《安帝纪》:“方今案比之时,郡县多不奉行。虽有麋粥,糠秕相斗,长吏怠事,莫有躬亲,甚违诏书养老之意。”
3、考课中的皇帝独断
汉代,丞相仅被授予了考课权,但无权决定官吏的“赏罚黜陟”,需要“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官吏奖惩权集中在君主一人。这一规定,在君主专制的汉代是合理的,也是统治者驾驭王朝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君主有贤明亦有昏庸,君主的好恶喜怒各异,这都会对官吏考课的执行效果产生影响。如武帝时期的亲自巡行,宣帝时期的“五日一听事”制度,表现出了对官吏考课的重视,该时期行官吏考课的效果就会明显。若统治者对考课不热情,在听取汇报时轻率了事,考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此外,从汉代官吏考课内容看,无论是劝民农桑、还是钱谷出入,都是为了巩固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并没有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没有将经济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而单纯是为了强化君权,这其实是官吏考课制度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不仅如此,统治者所注重的官吏政绩,很多情况下是各级官吏通过盘剥百姓获得,如此做法会不断的激化与民众的矛盾。
总结
考课制度是中国古代吏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央课郡国、郡国课属县、公卿守相课掾属的考课模式下,考课主司结合官吏的职务任期,借助上计、巡行、“举谣言”等考课信息收集渠道,对官吏的品行与政绩进行考课,并据考课结果对官吏进行赏罚黜陟。纵向来看,官吏考课在汉代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阶段性特征。西汉前期主要围绕官吏的军绩进行,之后逐渐向民政转化,西汉中期考课制度趋近完备,东汉晚期因外戚、宦官等势力的博弈而走向崩溃。
横向来看,官吏考课在汉代内郡与边郡亦存在不同,西北边郡地区偏重军事。在汉代,官吏考课制度在稳定社会、整肃吏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存在弄虚作假、皇帝独断等弊端,但其中有很多合理之处。如德才并举的考课标准、多渠道的考课信息收集机制、考课结果与赏罚黜陟挂钩等,被历代所继承。
考课制度是两汉时的官吏考核制度,主要是课计制,即考课和上计。它的特点:
1.两汉时期的考核在程序化、规范化等方面较秦朝都有所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考核的内容和组织机构也更加严密,成为一项重要的官吏管理制度。
3.此时人事考核理论则得到较大发展。如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中、王符在其《潜夫论》中,对官吏的重要性及考核的原则、方法、重点等提出了独到见解,对后世考核制度的建设,尤其对中国古代人事考核理论的完备具有重要影响。
4.汉元帝时《考课课吏法》正式颁发,可视为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我国古代官吏的考核制度也在此时基本确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学作品形式化利大于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学作品形式化利大于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