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悲剧故事有哪些-文学悲剧人物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悲剧故事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文学作品的悲剧故事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我国古代四大悲剧故事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悲剧故事有:
1:《窦娥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属于元代杂剧类作品,由关汉卿著。内容大概叙述了长安窦天章进京赶考,将女瑞云押为童养媳,然后被婆婆蔡氏改名窦娥,后来寡居。地皮无赖张驴儿父子欲霸占婆媳二人引发的人命案,却被昏官判了窦娥斩立决。在法场上窦娥以血溅素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此明愿,三年过后她的父亲经过明察暗访,终于为其昭雪。此作品以悲剧的效果,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生活在封建社会下百姓的真实写照以及统治者的黑暗。本剧中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是元杂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2:《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元代杂剧作品,由马致远著。作品叙述的是在汉元帝时,奸臣投敌匈奴并且献上了美人图、唆使匈奴发兵逼迫汉元帝交出皇妃王昭君,面对气势汹汹的匈奴大军满朝皆惊不知所措,此时昭君深知元帝不交出她匈奴肯定不会撤军便挺身而出去出塞和亲。临行时昭君在灞桥留下汉家衣服,行至番汉交界时昭君不愿进匈奴之境,便举酒南望浇奠自己深爱的家乡,然后投江而死,在昭君死后,汉元帝深居汉宫,对昭君思念成梦,引起了汉元帝无限愁怅。剧本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昭君对大汉的深厚感情,暗讽了文武百官的昏庸无能。
3:《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杂剧作品、白朴著。作品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爱情故事。白朴根据自己生活的时代感受,委婉地批判了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然而《梧桐雨》高超的艺术技巧却被后人称道,尤其是作者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来塑造其精神面貌使该剧更为出色。整部剧基本上通过描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而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梧桐雨》对后世以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4:《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代杂剧作品、纪君祥著。作品叙述了晋灵公的武将因与忠臣赵盾不和并嫉妒赵盾的儿子赵朔身为驸马便杀害赵盾家300多人,仅仅剩下一个孤儿被程救出。晋灵公的武将知道后便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处死以绝后患。然而苍天有眼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终于报仇雪恨。作品描写了忠良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深刻揭露了奸邪的凶残,同时也歌颂了忠良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真的是感人肺腑。
一、荆轲刺秦王,假如荆轲不是为了活捉秦王,假如燕太子丹不是急忙让秦五羊代替荆卿的朋友也不至于落得身死异处。
二、假如商君不是那么刻薄寡恩,也不至于车裂之而秦人不悯。
三、苏秦假如能够约纵攻秦,而不是仅仅防守,后来也不至于被齐王车裂。
四、怨不在多少,在于伤心,不然中山君启会因杯羹亡国。
《中国四大古典悲剧》作者是周先慎,囊括了《窦娥冤》、《赵氏孤儿》、《长生殿》、《桃花扇》在内的四大古代著名剧作。
《窦娥冤》是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著名的悲剧。
十三世纪中叶,由于农业生产受到掠夺战争的破坏和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高利贷盛行。剧中窦天章借蔡婆婆二十两银子,一年后本利四十两,无力偿还,被迫拿女儿去抵债,就反映出当时高利贷剥削的残酷性。元王朝又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窦娥进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严刑逼供。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一审这案,不再复勘,说明当时的法律是十分野蛮、不合理的。窦娥的无辜受戮,更是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但是悲剧《窦娥冤》不止于揭示元代社会的黑暗,还赋主人公窦娥以决不妥协的性格。它着重描画她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气,使这个默默无闻的童养媳,化作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划破那笼罩苍穹的黑夜,给人们带来一线光明,给作品现实主义的躯干洒上一层瑰丽的浪漫色彩。作者还以高超的艺术手腕,细致地刻划了窦娥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性格的不同侧面,使她成为一个令人同情和崇敬的、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
《赵氏孤儿》杂剧是一部历史剧。故事已见于《左传》,但较简略。到《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杂剧基本上依据史实,但情节上有较多改动。如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由晋景公改为晋灵公;把孤儿在宫中藏过,改为由草泽医人程婴藏在药箱中带出;把隐居山中的孤儿,改为被屠岸贾收为义子,在屠府长大后杀屠报仇;把在孤儿长大后为他请封的韩厥,改成为放孤儿出宫而自杀;把本为赵盾门客的公孙杵臼、程婴,一个改为原与赵盾同殿为臣的老宰辅,因愤恨昏君奸臣当道而归隐;一个改为与赵家有交情的草泽医生。经过这些改动,把这场怵目惊心的斗争,写得更尖锐,更集中。
《赵氏孤儿》写春秋时期晋国朝廷内外忠与奸的斗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围绕赵氏孤儿而展开的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杂剧一方面揭露了奸臣屠岸贾凶狠残忍的罪恶行径;另一方面写了了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侠义精神,形成了激烈的戏剧冲突。由于权奸屠岸贾得到昏君支持,气焰嚣;正义一方暂时居于被动地位,历尽艰险,受尽迫害,这就决定了这场冲突的悲剧性。而赵氏孤儿的得以保全,终于除奸报仇,则使悲剧在壮烈之中蕴蓄着胜利的希望,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因此,全剧回荡着一种磅礴的正义精神,形成悲愤而昂扬,惨烈而豪壮的基调,激励人们树立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
《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了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关于李、杨的故事,安史之乱以后,便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唐代就出现了《长恨歌》和《长恨歌传》那样影响深远的作品。这些作品把李、杨的爱情悲剧和安史之乱联系起来描写,批评唐明皇荒淫误国,有一定积极意义。《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是当时的进步诗人,他本身在爱情上有过痛苦的经历,在描写李、杨的宫廷生活时,就把他“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见白居易《潜别离》诗)的痛苦经历和“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水,枝枝连理生”(见白居易《长相思》诗)的进步爱情理想,溶注进去,歌颂了李、杨爱情的生死不渝,这就形成了作品主题本身的矛盾。宋代的《乐史》,又根据《长恨歌传》和《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开元天宝通事》等笔记材料,写成《杨太真外传》。这篇传记给后来的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元代以它为题材的杂剧有:关汉卿的《唐明皇哭香囊》、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岳伯川的《罗光远梦断杨贵妃》、庾天锡的《杨太真霓裳怨》、《杨太真华清宫》等,但流传至今的只有《梧桐雨》一种。《梧桐雨》基本承袭《长恨歌》的主题,写了李隆基的荒淫误国,又写了他对杨玉环生死不渝的爱情。对唐明皇内心活动的描写非常细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但他又根据唐宋以来笔记小说的传说,写杨玉环私通安禄山,招致了安禄山的“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后果,这显然出于封建文人“女色亡国论”的偏见。明人吴世美《惊鸿记》过多地铺写梅妃故事,又夹入他泌辅萧宗中兴事,剧本内容庞杂,主题也不够鲜明。洪升“荟萃唐人诸说部事及李、杜、元、白、温、李数家诗句,又刺取古今剧中繁而色段以润之”,经过“十余年三易其稿”的辛勤劳动,把“旧霓裳,新翻弄”,写出了轰动剧坛的《长生殿》。
《桃花扇》是描写南明兴亡的历史悲剧。作者是忠实于史实的,他在《桃花扇凡例》中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锺情,宾客解嘲,虽秒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孔尚任搜集史料、构思创作前后达十余年,并且三易其稿,可见其创作态度之严肃。但作者又并不为史实所囿,而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加以认真的组织、安排、集中、穿插,以适合于当时舞台演出的要求,使人们从这些栩实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中接受记忆犹新的历史教训,达到他在《桃花扇小引》中所揭示的“不独使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的目的。
“桃花扇底送南朝”,从《桃花扇》的故事内容看,是通过李香君、侯方域两个情侣的悲欢离合,反映南明一代的兴亡。然而作者的创作意图比之剧本所直接表达的思想要深远的多,这就是作者所自白的,要通过这个戏,回答明代三百年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的问题。
经历两百多年统治的明王朝,问题成堆,危机四起,政治上经济上都面临崩溃的局面。当时王朝的当权派,从魏忠贤的阉党到南明的马士英、阮大铖,都只知争权夺利,结党营私,少数文武官员如史可法、左良玉等,在野文士如侯方域、陈定生等,由于他们本身存在弱点,不可能采取有效的策略,内除阉党,外抗清兵,挽回危局,这样,他们对马、阮的斗争,对清兵的抵抗,就只能以悲剧告终。
通过一本戏反映南明的兴亡,回答明代三百年历史提出的问题,这在前此的戏剧创作里是没有出现过的。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作者倾其全力写秦淮歌妓李香君,演出了“却奁”、“守楼”、“骂筵”等一出出光采照人的好戏。她的见识、品格都在复社名士侯方域之上。给李香君、侯方域作陪衬的民间艺人苏昆生、柳敬亭,他们的义气、胆识也非南明王朝的文武官员可比。很明显,这是作者民主思想倾向的表现,也是明中叶后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新兴市民阶层的成长在戏曲创作中的反映。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桃花扇》、《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
一般四大悲剧指的是元杂剧四大悲剧。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一、《窦娥冤》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代杂剧作品,关汉卿著。故事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内容叙述长安窦天章进京赴试,将女瑞云押为童养媳,被婆婆蔡氏改名窦娥,夫死寡居。无赖张驴儿父子欲占婆媳,投毒误死父,昏官判窦娥死刑。法场上,她以血溅素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明愿,果然灵验。三年后,其父察访,终于昭雪。作品以强烈的悲剧效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该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富于表现力,有感在动地的艺术力量,是元杂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二、《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元代杂剧作品,马致远著。写汉元帝时,奸臣毛延寿投敌献美人图,匈奴发兵索取皇妃王昭君。文武百官惊慌,昭君挺身出塞和亲。临行,昭君在灞桥“留下汉家衣服”,至番汉交界处因不愿进番族之境,又举酒南望浇奠,后纵身投黑江而死。昭君死后,元帝深居汉宫,思念成梦,醒来又听孤雁哀鸣,更引起了无限愁怅。剧本着重描写了昭君对大汉的感情,谴责了文武百官的无能。作品写人细致,富于心理描绘,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但是所写不合史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 三、《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杂剧作品,白朴著。故事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和唐传奇《长恨歌传》,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爱情。由长生殿庆七夕、沉香亭舞霓裳、马嵬坡缢死、深秋雨夜哭奠贵妃4折组成全剧 。在这个传统的爱情题材里 ,白朴根据自己的时代感受,含蓄地批判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特别是把传说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秽事写进作品,就与歌颂李、杨爱情的主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梧桐雨》高超的艺术技巧向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来塑造其精神面貌,更为出色。整部剧作着意描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梧桐雨》对后世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创作影响深远,清代传奇名作《长生殿》即受其影响。 四、《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代杂剧作品, 纪君祥著。故事取材于《史记•赵氏世家》。内容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韩玉锁讲故事分享
第1个故事;
商鞅变法,秦国秦孝公发布求贤令求天下人才,希望能够把秦国变强。这时候魏国的卫鞅一直在魏国得不到重用,看到求贤令主动到了秦国。给秦孝公讲了自己富国强兵的方案。秦孝公实行了商鞅变法,让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结果商鞅死到自己儿子手里被五马分尸。
第2个故事;
韩信小时候受胯下之辱,立志想当一位大将军。去投靠刚愎自用的项羽,结果项羽不听韩信意见。韩信感觉在项羽这得不到重用,就转投靠刘邦。结果刘邦听了萧何意见,重用韩信让韩信做了大将军。韩信练兵三年之后,就开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横扫天下。把项羽围困乌江自杀,刘邦顺利得了天下。结果韩信死于后宫之手,死的非常冤枉。
第3个故事;
三国时期孙策属于智勇双全,父亲去世早。自己从小受尽屈辱,拿玉玺做抵押问袁术借兵打天下。结果让别人下毒剑,中毒太深而死。二十岁出头就可以打天下抢夺地盘,刘备发展那么久有了诸葛亮才稳定下来。真是少年英雄中毒而死,死的比较可悲。
第4个故事;
三国时期庞统和诸葛亮齐名,可惜长相丑陋,前半生得不到别人重用。后来投靠刘备,为刘备取西川立了汗马功劳。庞统知道刘备做事喜欢得民心,不可能无缘无故打西川。结果自己选择落凤坡中剑而死,死的时候大喊“主公啊,可以有理由攻打成都了”。自己拿生命换来了刘备进攻的理由(虽然是三国演义小说)但是那么有才华的人死了,死的非常可悲不值得。
韩玉锁讲故事,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
文学史上,历来被称为中国古代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西方的"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与《李尔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学作品的悲剧故事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学作品的悲剧故事有哪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