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论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怎样认识文学的起源和生产劳动的关系?
生产劳动创造了文字,文字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起初,人们开始用简单的划横记录着生产的成果,随后用图案的方式标识生产的种类,这就是文字的起源。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步用文字开始叙述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和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时的文学艺术就诞生了。文学艺术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可以说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文学艺术;没有文学艺术,生产劳动就不能延续和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它的产生一直要追溯到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原始人在其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驰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无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从文献来看,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的。例如《淮南子?道应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几句话是根据《吕氏春秋?淫辞篇》来的,“邪许”本作“舆呼”。所谓“举重劝力之歌”,就是指人们集体劳动时,一倡一和,借以调整动作、减轻疲劳、加强工作效率的呼声。举重时是这样,舂碓时也是这样。《礼记》的《曲礼》和《檀弓》二篇都说:“邻有丧,舂不相。”“相”是送杵声,其作用与举大木者的呼“邪许”正复相同。再从现实生活来看,水手的摇橹和拉纤,建筑工人的打夯,码头工人的搬运,都可以听到集体的、个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声,音调和谐而有节奏。从这些地方我们极其明显地看到劳动和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而且那种节奏是在劳动时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规定的。这就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定论断的正确性。 原始人在劳动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声,虽然只是一种声音,没有任何歌词,但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实际上就是诗歌的起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开始。关于这,鲁迅更说得很明白: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但虽然如此,那种有声无义的韵律究竟不是诗歌。真正有意义的诗歌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原始人在长期的劳动中,由于大脑和发音器官的发达,逐渐产生了思维和语言。当然语言在最初也不过是简单的呼喊,后来才逐渐发展为音节分明、以至于能够作为人类的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工具。这时候如果在呼声的间歇中随意添上一些语言,即使是最简单的语言,如《候人歌》那样:“候人兮猗!”(《吕氏春秋?音初篇》)只是在“兮”、“猗”的呼声上添了两个词。然而这种表意的语言一旦同具有节奏性的呼声或叹声结合时,便成为有意义的诗歌。当然,这仅仅是原始的诗歌形式。后来还有不少民歌保存这种形式,句末常常带有呼叹作用的声符,如“兮”、“猗”之类。但这个声符的作用已经不如原始诗歌组成部分那么重要。社会生活日益复杂,语言日益发展,这种诗歌形式,特别是文人作品中作为语助词的呼叹词,其作用几乎降到可有可无的地位。间有保留这种原始性的,有如梁鸿的《五噫歌》,每句末都用一个感叹词——“噫”字,那是很少的。这样的结尾形式,如果我们不从原始诗歌的发展上去探讨,那就不好理解。它并不是一种新形式,而是原始形式的遗留,作者有意识地加强诗歌句尾的节奏性的呼叹作用而已。《诗经》中的《麟之趾》、《驺虞》等篇以及曹丕的《上留田行》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lt;BRgt; 不可想象,原始人刚刚学会说话,或者还没有创造任何记录语言的简单符号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单纯的文学作品。因此歌舞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就成为原始人艺术活动的一般形式。例如《吕氏春秋?古乐篇》的一段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又如《河图玉版》也有一段记载: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由此可见,远古时代的歌舞是互相结合的。“投足”是一种舞的姿态。三个人手里拿着牛尾巴,投足而歌,和三个人吹着竹筒,被发而舞,这正是歌舞和音乐相结合的最好的说明。在这种最朴素的集体文艺活动中,并没有某种单纯的文学独立存在着。 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本是一种生产行为的重演,或者说是劳动过程的回忆,也可以说是生产意识的延续和生活欲望的扩大。因为其中显然包含着功利的目的,表示热烈的愿望。因此,原始的诗歌韵语常常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例如《吴越春秋》的《勾践阴谋外传》所载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指禽兽)。 从前有人认为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固然没有根据,但从它的内容和形式上看,无疑的这是一首比较原始的猎歌。它回忆了几乎全部的狩猎过程,反映了渔猎时代的社会生活。不仅《弹歌》如此,即如上文所提到的葛天氏之乐也足以说明这一点。为什么唱歌跳舞一定要拿着牛尾巴呢?显然因为野牛或家畜都是那时的人们所最珍贵的东西。为了表示它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关系以及对自己生活的需要,这种歌舞的表现形式在他们看来,自然是最恰当的。可以联想到,这和印第安人的“野牛舞”有点类似。(普列汉诺夫《艺术论》第90页,鲁迅译)。再看那葛天氏的八阕,其歌名虽或于后人的追述,但其中如“遂草木”、“奋五谷”、“总禽兽”等名称,也显然符合古代劳动人民的狩猎、牧畜和耕种几个阶段的生活内容。而所谓“敬天
常”、“依地德”等歌,可能就是反映人们对于生产有关的气候和土壤的重视。总之,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而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是和他们的集体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原始人不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认为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主观的意志随便改变。他们相信自己语言的力量,企图用它来“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甚至企图用它去影响神,以达到某种愿望;于是常常把诗歌当作“咒语”来使用。目的是为了满足对现实的要求,而方法则是把人们的能力加以理想化。这是属于艺术的创作。例如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郊特牲》虽然是以祝词的面貌出现,但本质上实具有“咒语”的作用。因为从词句上看,与其说是祈祷,不如说是命令。这里,作者在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他如相传为舜的《祠田辞》(《文心雕龙?祝盟》),以及淳于髡所述的《田者祝》(《史记?滑稽列传》)等,都是想通过诗歌形式的语言来达到某种幻想的目的,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所以说,诗歌的发展,又与原始宗教的“咒语”有密切关系。 散文的产生较晚于诗歌,它是语言和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而以文字为其必要的条件。未有文字,早有诗歌,而散文则产生于既有文字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促进了散文的发展。散文本来不用韵,但它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也要求简短、精炼,便于记诵,所以往往有节奏、有韵调而富于诗的味道。先秦散文中常杂有大量韵语,可能与这种情况有关。例如:无偏无颇(古本作“颇”,今本作“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关于文艺的起源,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如“模仿说”,主张文艺起源于模仿(对社会和社会人生的模仿);“游戏说”,则认为人们利用过剩的精力创作一个自由天地,这就是游戏,而游戏的本能便是原始创作的动机和发生;“巫术说”,却说一切创造活动都是原始宗教巫术的直接表现,描绘动物是为了把它作为巫术仪式和膜拜的对象;“心灵表现说”,主张文学是宣泄主观心灵和情感的需要,艺术起源于心灵表现。以上说法,都接触到原始文艺产生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大都从唯心观点去阐明文艺的起源,或以偏盖全的毛病。
普列汉诺夫提出了“劳动说”,认为原始社会的文艺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产生于劳动实践过程中,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密切联系。这是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思想出发的。但是,劳动生产尽管是原始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却并非一切内容,生活与劳动的内涵并不完全等同,生老病死,男欢女爱,宗教巫术、战争厮拼等也是生活,而且也在原始文艺中得到了反映,如原始人的性爱舞、宗教舞、战争舞、昆虫舞等。所以,说“文艺起源于劳动”还不够全面,我们把它修正为“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原始文艺与劳动关系特别密切,因为正是劳动创造了文艺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人和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和认识感受能力等等;原始文艺往往带有功利目的,文艺与劳动交织在一起;劳动生活是原始文艺重要表现对象和内容,如原始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宍,古同“肉”)先秦·无名氏的这首歌谣,生动概括地反映了人们砍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以猎捕鸟兽的完整过程。
鲁迅在《门外交谈》中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原始文艺往往采用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方式,大都是集体创作,集体享受的。
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原来的文学又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文学创作就一定要以社会生活作为唯一源泉。巧媳妇难作无米之炊,谁要想写出好作品,就必须深入到人民的生活斗争中去,开掘那最生动最丰富的宝藏,脱离生活闭门造车,或只到古代的、外国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素材和灵感,那是不辨源流、本末倒置,肯定要失败的。
时代在前进,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内容的不断变革上。每个不同社会形态自有其特定的社会生活,(如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纸醉金迷),反映到文学内容自然各有不同;就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文学作品的内容也有显著的不同。例如同是封建社会的文学,魏晋南北朝时的短篇小说《搜神记》主要是搜神志怪,而明清时的短篇小说《三言二拍》却主要描绘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次在表现在文学种类和体裁的变化。原始文艺只有口头流传的歌谣和神话,后来出现了简单的诗歌散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又逐渐产生了小说和戏剧。再拿诗来说,从四言变到五言,变到七言,再变到白话自由体,就在不断地发展着。
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
文学发展归根到底受一定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基础的变更促使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变革,文学艺术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但是,文学发展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不随着一定经济基础的消灭而消失,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关系。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之间呈现着多种情况,有时是平衡的,例如盛唐时代,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终于产生了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诗歌艺术的空前繁荣;有时却又是不平衡的,如古希腊神话的灿烂高峰却出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我国抗战时期经济惨遭破坏,却产生了辉煌的抗战文艺,显得艺术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物资生产发展的水平不成正比。所以,不能简单从事,要作具体分析。
上层建筑的各个部门——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也对文学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部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文学的影响更直接更深刻。一九五七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把丁玲、艾青、王蒙、刘绍棠等一大批优秀作家打入冷宫,对新中国的文学之发展繁荣产生严重的后果。道德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描写人为中心的文学,自然离不开道德的内容。哲学思想往往是文学思想的基础,哲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文学思潮发展发展变化的先导。一定的宗教与一定时期的文学题材、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够有着密切关系。此外,文学与美学、心理学以至自然科学,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文学的发展除了受制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部门的影响外,还有其自身的原因和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因为任何时代的作家都要从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学遗产中吸取思想和艺术的养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代代相承的情况。这是由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有连续性,人性有一定的共性,人的思维、情感及其表现形式有相似性,艺术样式和方法也有继承性。
新时代的文学适应新时代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对过去的文学总是根据时代和阶级的需要进行分析研究,有所吸取又有所舍弃。鲁迅提倡过“拿来主义”,毛泽东确立了“批判地继承”的原则,就是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应该剔除糟粕,吸取其精华,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部接受,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继承的目的是为了革新、创造,继承传统是为了突破和发展传统,注入新的因素和新的生命力,努力创造出各种新的艺术形象,新的典型,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艺术形式。
文学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学之间进行着互相的影响和交流,往往表现为一种双向对逆运动,向对方的文学成就学习和靠拢,由此产生民族文学交融后的新质和新的生命力,推动本民族的变革和发展。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我们曾经从西方的民族文学中吸取过许多有益的营养;当代世界文学中,东西方文学正在大交流,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文学思潮各个方面,都在发生互相影响。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文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作用。文学向人们传播多方面的社会和人生知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生活,争取美好的生活。文学的认识作用分成表层与深层两个层次,通过作品了解前人生活情形和他们民族的风土人情。如读《巴黎圣母院》,认识十九世纪法国的宗教生活,便是表层认识作用,通过作品揭示出历史过程的某些规律性。如读《水浒》,认识到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客观规律,便是深层的认识作用。文学告诉读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在培养人们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方面,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教育千千万万年轻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文学的教育作用具有生动、形象和潜移默化的特点,要通过审美才能实现。“寓教于乐”,是发展人的感受能力,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净化人的心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显然,认识、教育。审美德作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马克思把人类的社会结构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则包括两个层面,即政治、法律制度和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情与景启迪了作家的心灵,触发了他们各种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作家的整个创作过程是一种意识活动,作为创作成果的作品也是社会和时代意识的艺术结晶。
关于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和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论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论文、文学作品的交流与发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