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哲学

傅佩荣的宗教哲学书-傅佩荣的哲学课怎么样

傅佩荣的宗教哲学书-傅佩荣的哲学课怎么样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傅佩荣的宗教哲学书,以及傅佩荣的哲学课怎么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傅佩荣的宗教哲学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傅佩荣的哲学课怎么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孔子的思想能给予当代人什么有益的启示?

1、孔子的思想能给予当代人什么有益的启示?

一、自我的觉醒

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人要真诚,首先需“自我的觉醒”。如何做到这一步?以下稍加说明。

首先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就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凭着高超武功,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把敌方统帅劫走。但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意却不能被改变。“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孔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强调平凡人的顽固,而在肯定:即使是个平凡人,只要打定主意,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换言之,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这个想法负责。

其次,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意即: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在这一生中,我们做任何事不都是如此吗?与其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如自己勇敢承担。

第三,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孔子以自己作为示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行仁离我很远吗?只要我愿意行仁,立刻就可以行仁。在此,“仁”字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指“行仁”而言,亦即走上人生正途,或具体去行善。这句话的契机在于“我欲仁”三字。“欲”代表内心的意愿,以及由此而生主动的力量。

试问:世间有什么东西是靠“我欲”就可以成功的?譬如,孔子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但是世间有几人真正得到富贵?人之所欲还有:健康、亲情、友谊、学问、事业、幸福,等等。但这种种欲望能够仅仅因为“我欲”就实现吗?显然不可能。孔子认为只有“仁”是“我欲”就可以达成,并且人人如此。由此可见,“仁”必定是“由内而发的”,亦即由于真诚而使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并立即找到主动行善的机会。

第四,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章须分两段来念,前段为原则,后段为具体作为。先论原则。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中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意即“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也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至于“非礼勿视”四语,是就具体作为而言,要由“消极方面”不做“非礼”之事入手,再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

“自我的觉醒”是一个大工程,在古代只有天子与少数圣贤能有这种体悟。到了孔子,他洞察人性内在即有行善的动力,这一点不因族群、阶级、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的尊严由此确立。以此为基础,孔子才会进而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人人平等的智慧,启发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成为君子”。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自然会“立人达人”,促成社会的仁义之风。如此可以成就个人生命的最高价值,也得到人生莫大的幸福。

二、好学、深思、力行

人有理性,可以藉由学习与思考,增广见闻、懂得道理,再引发具体的行为,使人生无怨无悔。

首先要谈的是“好学”。孔子本人就是“好学”的典型,他宣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即: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孔子所谓的学,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传统的知(五经)与能(六艺),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以礼乐专家而知名,并且在五十一岁从政之前,长期以为人治丧为业。《史记·孔子世家》描写他向师襄学习《文王操》时,经过“习其曲”(学会演奏其基本旋律)、“习其数”(学会高超的演奏技巧)、“习其志”(体会作曲者的心意),最后“得其为人”(仿佛见到曲中所描绘的人物)。他的专注好学,使“师襄子辟席再拜”,对他这个学生佩服之至。孔子后来自己成为老师,他的心得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唯其如此,人类文化才有可能精益求精。

孔子除了娴熟古代知能,也敞开心胸向四周的人学习,所学的是行善避恶。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想要从政,他的鼓励是“多闻、多见”,再认真对照及改进自己的言行。子贡长期追随孔子,体认了孔子“无常师”,没有固定的老师,可以向各种人、在各种情况之下学习,以致其成就有如光照天地的日月,让人景仰不已。

其次,好学还须配合“深思”。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别人提供的材料,即使全部记下来也未必用得上。因此,主观上进行反省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一般大学生没有深思的习惯,往往考完试就忘了自己的所学。

美国一所大学作过一个实验。暑假之后一个月,大学紧急召回各班第一名的同学,以暑假前的期末考试同样的题目,让这些学生再考一次,结果没有一人及格。这正是“学而不思”的后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即: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孔子对于“思而不学”,也曾有过体验。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学习与思考对立来看,可知“思”是指:就身边见闻所得,认真思索。譬如,从新闻得知每天发生在各地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未必呈现,并且纷乱无比。我们就算用心去想,也很难有什么启发。英国诗人艾略特(T.S.Eliot)在《岩石》一诗写道:“我们在知识中失落的智能,到哪里去了?我们在信息中失落的知识,到哪里去了?”信息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多想无益,还不如像孔子一样,翻开书本学习吧!这时的学习才特别值得深思,使书中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心得。

英国哲学家怀德海(A.N. Whitehead)谈到教育时说:“直到课本遗失、笔记焚毁,为准备考试而记忆于心的细目全都忘了,此时你所学的对你才真正有用。”深思正是个中关键,人又怎能学而不思呢?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力行”,要付诸行动。孔子好学而德行卓越,合乎“古之学者为己”的要求。他从十五岁“志于学”开始,一生进境展示在众人之前:“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已是德行极致,代表好学与力行的完美结合。

孔子教导弟子,总是兼顾言与行,并且行先于言。他的杰出弟子列为四科,依序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贡是言语科高材生,他请教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最后,孔子心目中的“好学”有何表现?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儒家所期许的是:读书人(士)要成为君子,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道”是成己成人的理想,我们在学习时,可别忘了这个初衷。

三、修养与快乐

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

如果不谈修养,只靠本能过日子,人生会幸福吗?孔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人的本能包含各种欲望与冲动,可以合称为“血气”。血气对人造成的困扰与烦恼很多,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由此可见,人在少年、壮年与老年三个阶段,分别会陷于“好色、好斗、贪得无厌”的困境。要想化解这些麻烦,只有靠修养了。修养有什么秘诀?要如何着手进行?最后又如何联上快乐?以下分别探讨。

一,修养的秘诀是念兹在兹,随时提醒自己。孔子怎么做呢?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即,孔子所忧虑的是: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却不能跟着去做,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刻改正。

一个人常常忧虑这些毛病,自然可以避开它们。正如《老子》第七十一章所说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即: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论语·述而》有一章记载,陈司败指出孔子的过错,孔子听了之后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即,我真幸运,只要有什么过错,别人一定会知道。孔子专心学习《易经》,期许自己“可以无大过矣”。

换言之,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他明白表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经由一生的修养,才可超凡入圣。子贡推崇孔子,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天空不可能靠楼梯爬上去,但孔子的表率却是:只要用心修养,人人都有希望。

二,在进行德行修养时,要言行并重,双管齐下。以言语来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有关利益、命运与行仁的问题。何以如此?因为一谈利益,可能使人见利忘义,或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谈命运,可能使人消极无奈,甚至忽略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使命;一谈行仁,则须因材施教,就学生的特殊处境来指点人生正途,而不能泛泛说些抽象的道理。

再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与人讨论有关反常的、勇力的、悖乱的、神异的事情。何以如此?因为反常的事使人迷惑,勇力的事使人忘德,悖乱的事使人不安,神异的事使人妄想。不讨论这些事,并不表示这些事不存在。正如今天对“新闻”的定义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怪、力、乱、神”的新闻说多了听多了,难免人心惶惶,浪费大好光阴。

其次,就行为来说,我们看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亦即,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猜测,不坚持己见,不顽固拘泥,不自我膨胀。这四点都是为了化解“自我中心”的执着。没有执着,并不代表没有立场。孔子以慎重态度对待三件事,就是:斋戒、战争、疾病。这三者的优先级显示了某种价值观。疾病排在第三,因为那是“个人”的身体健康所应注意的;战争列名第二,因为那是“国家”的安危存亡所须警惕的;斋戒位居第一,则表示宗教上的祭祀是人与祖先的纽带,有报本反始的意义,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足以彰显国人的善良情操。由此亦可知,孔子的修养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与国家,还推及包含祖先与子孙在内的人类世界。于此可以再问,这么杰出的修养能带给人快乐吗?

三,修养是快乐的保证与保障。如果询问孔子的学生之中,谁最快乐?那么,答案很清楚,是德行最佳的颜渊。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渊生活穷困之至,别人都受不了那种生活带来的忧愁,但颜渊却不曾改变他原有的快乐。

穷困与快乐之间,没有任何合理的联系,除非一个人懂得了“道”,亦即孔子所说的“贫而乐道”。孔子的“道”是指人类共同的正路,简单说来,即是“修己安人”,修养自己,从而安顿四周的人。这样的“道”,平凡人可以努力去追求;若想充分实现,则连尧舜也未必办得到。人生最怕没有目标或选错目标。儒家的目标既正当又明确,在追求及实现的过程中就会带给人无比的快乐。

于是,孔子本人的快乐充分展示出来。他认真做好分内之事。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尽好身为老师的职责。他又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是在生活及工作上恪守本分。这两句“何有于我哉?”的真正含意是:只要做好这些事,我还在乎什么呢?是否得君行道,有无富贵荣华,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基于这样的觉悟,孔子才会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儒家的快乐不离人间,总是与人共融共享,而不是个人可以独自品味的。孔子说过“益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就是: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述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所谓“节礼乐”也代表人际相处的合宜方式。这三乐皆落实于人间,见证了儒家的入世情怀。曾子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好,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谈文论艺来与朋友相聚,再以这样的朋友来帮助自己走上人生正途。

在《论语·微子》中,孔子曾与当时的隐者有过思想上的交会,孔子表明自己不会与鸟兽同群,而一定坚持在人间奋斗;至于他的理想未能实现,则早在预料之中。这正是一位守城门者口中的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也!”明知理想无法实现,却依然勇往直前,因为那是出于内心的“真诚”愿力,也是孔子所觉悟的“天命”所在。我们在此学到的心得是:一,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与社会,人都需要修养,努力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二,修养必须兼顾言与行,以“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目标;三,修养所造就的德行必然引发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因而使心境洋溢于快乐的氛围中。(据人民论坛傅佩荣《国学与人生》)

一、自我的觉醒

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要前进要停止,在于自己;走上人生正途,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走上人生正途,要化被动为主动。

如果探讨孔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启示,则首先值得注意的即是“自我的觉醒”。人要真诚,首先需“自我的觉醒”。如何做到这一步?以下稍加说明。

首先打定什么主意,全靠自己。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就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萧峰,凭着高超武功,可以在千军万马之中,把敌方统帅劫走。但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意却不能被改变。“志”是心意,代表心中对某件事的固定看法。孔子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强调平凡人的顽固,而在肯定:即使是个平凡人,只要打定主意,就没有人可以改变他。换言之,人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为这个想法负责。

关于傅佩荣的宗教哲学书和傅佩荣的哲学课怎么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傅佩荣的宗教哲学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傅佩荣的哲学课怎么样、傅佩荣的宗教哲学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