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散文

汪曾祺散文文化立场-汪曾祺谈文学

汪曾祺散文文化立场-汪曾祺谈文学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汪曾祺散文文化立场,以及汪曾祺谈文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汪曾祺散文文化立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汪曾祺谈文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汪曾祺的散文风格是什么?

1、汪曾祺的散文风格是什么?

汪曾祺的散文以一种“闲话”的方式缓缓铺展,流溢着诗性和谐:汪曾祺散文有着个人化的题材、平实的叙述以及极具生命力的语言风格,从而构成平淡闲适中的诗意盎然;汪曾祺对于民间风俗有着浓厚的兴趣,排以大量笔墨记述和描写,他的散文甚至可以做为“风物志”,在民间立场之下隐藏着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

1,深厚的人文精神。

汪曾祺的散文往往在人物对象中倾注很多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感和济世关怀,由于这个特点,汪曾祺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士大夫”,中国作协给他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称谓:中国最有人文情怀的风土作家。

在汪曾祺的笔下,地方上的风土人情被描绘的细腻动人,仿佛一张唯美的风景画,令人久久沉醉其中。

2,闲适的诗性魅力。

在汪曾祺的文章里,事物很随意的出现,人物很随和的被描写刻画。没有结构上的复杂编制,一切都是如话家常,娓娓道来,如小桥下的流水,浅吟低唱,充满着生活的灵动,风流的雅趣和景色与人内在的和谐之美。

用“天人合一,美美与共”这八个字来形容,很是贴切。

3,语言的丰富流动

汪曾祺的散文很平,即平凡、平静、平淡,但在这“平”的背后,又蕴含着无尽的生活和生命之美。比如他的那篇《槐花》,把女性的内在美刻画的直入人心,而且这种美是与自然,与人性,完美的结合在了一切。

汪老的语言看似平淡,其实极其丰富,流动,带着人性的闪光,内容上不干瘪,往往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4,非功利的文学旨趣。

汪老出生在战争年月,成长在文革时期,晚年才开始大量创作,无论社会如何动荡,人世如何变幻,他始终秉持着一种“左看看、右看看”的非功利非世俗态度,这种一种极其难得的文人态度,对于现在的作家来说,是一种值得学习且珍贵的人格品质。

想要出好作品,写出好文章,就不能太功利。在汪老身上,那种纯粹的文人风度,学识,乃至气质,被集中到了一起。

5,风土人情,体察细微。

大家一致认为,汪老在作家之后,是个不折不扣的民俗大家,就像马未都一样,身份是收藏家,但实际对很多领域都有过不错的钻研和认识。汪老对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体察细微,常常可以把一些小事情描写得如“现实再现”,就连吃土豆,烤红薯,挖野菜,都能得出不一样的人身体悟,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6,平易自然,富有节奏感。

汪曾祺的散文中没有设计多么精妙的结构,或者由远看到近,或由时间顺序,讲通事物事情就好。他的文章,在结构上平易自然,在叙述方法上致力于内在的节奏感。这是汪曾祺散文中“神不散”的部分,即叙事的内在节奏。

散文平淡、自然、家常,类似于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汪曾祺散文文化立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汪曾祺散文文化立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